如何才能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如何在春节期间,每日既能够品尝美食,同时保持健康好身材。1月2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分会和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六家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慧选营养,健康过节”——2018春节食品消费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根据春节期间国人食品消费大数据,给出的节日食品消费建议,倡导膳食多样化、均衡搭配、三餐有度。
专家建议:春节上“硬菜”要有讲究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随着网购便利化和冷链物流的完善程度日趋提高,生鲜类食品在天猫年货节食材采购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其中,生肉和肉制品在生鲜熟食品类的销售占比,从2015年春节期间的16.1%,提升至2017年同期的19.6%。
《建议》指出:肉类是春节必备的“硬菜”,也代表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选择和食用肉类,更应注意种类和食用量。目前我国多数居民摄入畜肉较多,禽和鱼类较少,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影响较大。
《建议》指出,春节家宴上“硬菜”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这句俗话是很有道理的。鱼虾类脂肪含量低,且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禽类脂肪含量也较低,其脂肪酸组成也优于畜类脂肪;其次是畜类瘦肉,脂肪含量低,铁含量丰富;应控制肥肉摄入;
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畜禽肉和鱼虾均为40-75克(一两左右);
三、春节期间聚餐较多,应注意荤素搭配。摄入过多肉类(蛋白质),易造成代谢负担甚至导致高尿酸、痛风等症状;
四、冷冻肉类、水产长期储存会导致水分流失、口感变差,建议适量采购,不要囤积;
五、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专家建议:爱吃水果还要会吃 喝果汁不如吃新鲜水果
在2017-2018天猫年货节最畅销的10大类土特产:大米、海参、橙子、腊肠、燕窝、冻虾、苹果、蜂蜜、枸杞、车厘子中,新鲜水果独占三席。从消费金额上看,浙江人、广东人、江苏人买的最“贵”,但用各省年货消费额中水果消费占比/全国水果消费占比,会发现,北京人在年货消费中,最偏爱买水果,其次,是湖南和上海。
《建议》指出,爱吃水果,还要会吃水果。蔬菜、水果是节日必备,但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逐年下降,水果摄入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节日期间,更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蔬果的摄入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成人每日推荐摄入水果200-350克(半斤左右),摄入蔬菜300-500克(1斤左右),且建议种类多样化;
二、蔬菜建议有一半是深色蔬菜(深绿、红、橘红、紫红色等),如:红彩椒、紫甘蓝、菠菜等;
三、喝果汁不如吃新鲜水果,果汁含糖量高,且丢失了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四、腌菜、酱菜不能替代新鲜蔬菜。从营养角度来看,腌菜和酱菜已经不属于蔬菜类别,且含有大量食盐;
五、建议尽量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如需馈赠或储存,应选择易于长期保存的种类。
专家建议:谷物为主粗细配,杂豆、薯类不缺位
谁说现代人不爱吃主食?大数据显示,米面粮油等基础食物消费,一直在食品类年货消费中稳居第二,但消费者的选择升级表现明显,由过去的只认价格,到近两年更多关注品质、口感,并开始为产品的品牌、产地买单。在年货消费中,消费者对大米品种以及是否为当季新米尤为关注,香米也一度火爆热销。按产地分,在所有大米消费中,鱼米之乡——江苏产大米,超过了东北大米,占比超4成。其中16%销往广东,10%销往浙江。
《建议》特意提示:节日期间,应当注重谷类食物摄入,同时每天都摄入杂豆、薯类食物。一是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二是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含有谷物全部的天然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以及植酸和酚类等植物化学物,对健康更为有利;三是杂豆是指除大豆之外的红豆、绿豆、花豆、芸豆、豌豆、蚕豆等。杂豆脂肪含量低,B族维生素含量比谷类高,富含钙、磷、铁、钾、镁等矿物质。同时,杂豆富含赖氨酸,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可通过植物蛋白质互补作用,提高谷类营养价值;四是薯类低脂、高钾,富含纤维素和果胶等,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专家建议:喝酒助兴须适量,不劝酒、不拼酒
过春节,聚会多,大家都爱喝两口。年货节酒类消费数据显示,贵州和四川喝,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紧随其后。国产白酒消费量“称霸”全国。江苏、安徽、新疆、甘肃等省,国产白酒消费额。山东、北京、内蒙和东三省,啤酒;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葡萄酒的消费量稳步提升,钟爱程度可见一斑。
酒能助兴也能伤人,六机构专家建议特别提醒:节日亲朋相聚,饮酒还须适量。高度白酒含能量高,而且几乎不含其他营养素。如要饮酒,应尽量饮用低度酒,并注意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和女性成年人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和15克(以酒精量计算);孕妇、乳母、儿童少年、特定职业、正在服药人群、患病人群等不宜饮酒。
专家建议:拒绝油腻重口味,饮食要控油、盐、糖
大数据显示,上海、江苏和新疆、西藏等地,对甜味食品的偏好度更高,而爱吃海鲜的东部沿海省份,“火锅之都”重庆以及海南,则热爱采买各种咸、鲜、酱味食品。地域不同,饮食口味差异很正常。但现代社会,过度追求“重口味”,成了很多人刺激味蕾的饕餮依赖。
《建议》提示:节日期间,你休息了,也要照顾一下自己的胃、肠、肝、胆、肾,尽量避免或控制高油、盐、糖的“重口味”食物的选择和摄入。选择食物时,应特别注意食物中油、盐、糖的含量,为了健康,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烹调油用量在25-30克之间;添加糖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在25克以下。
中国食品安全网(钟艳平)牛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节期间,大多数家庭都是鱼肉满桌、莱肴超量,大家往往每逢佳节胖三斤,更有些人胃肠被美食弄得十分疲详细>>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钟艳平)1月27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在会上纷纷表示,发改委和商务部已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保障春节市场供应。详细>>
在经销商漫长的成长道路上,逃不掉的就是不停的选择:选择正确的产品,选择正确的厂家。详细>>
明天就是元旦了,离春节更近一步,商家也在积极准备年货。在重健康,重品质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消费者的购物车里面大多是是健康礼。详细>>
乳酸菌饮品有利于激活消化力,更有助于肠道健康。近日,味全再次加码乳酸菌市场推出新品。详细>>
好妞妞招商网专业的食品、饮料类招商网站,以互联网媒体为载体,快速不间断传播客户信息,拓展企业宣传渠道,有效降低企业招商成本,高效提速招商效果,投入小,回报大。详细>>
蒙牛奶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推进上游产业联合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步伐,保障蒙牛集团(灵武)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百亿集群项目稳步推进。其中具备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政府主导全面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布局、全产业链协同支持四个方面特点的灵武模式,已成为蒙牛136工程的最佳实践之一,对未来奶源基地建设将详细>>
近日,奥地利格拉茨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奥地利工业生物技术中心合作,找到一种改善苹果存储的生态方法,为蔬菜水果储存不用化学处理开辟了一条新路。详细>>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失眠逐渐成为不少人面对的问题。由此,多家食品饮料企业近年来瞄准睡眠市场,开发了号称可以助眠的产品,价格是其他同类型产品的数倍。详细>>
酸奶可谓是时下受关注的品类之一,各类酸奶产品是层出不穷。不过,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消费者对酸奶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酸奶产品,为消费者推出更有创意的产品是食品企业需要面对的新课题。详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严把加工质量安全关的监管工作要求。同时,2019年作为市场监管机构改革后全面履职的开局之年,食品生产监管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北京市顺义区食品生产企业实际及监管情况,就食品生产环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