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于2018年1月1日陆续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试营业;截止2018年5月,已完成门店布局525家,经过4个月产品、流程和运营体系的磨合,5月8日宣布正式营业。半年多的时间,瑞幸咖啡完成了从0到660家门店的大跨越,但烧钱抢市场的做法,也让这个年轻品牌遭到不少质疑甚至措辞尖锐的批评,包括烧钱补贴何时终止仍未有确切日期。
“从我们开始做这个项目到现在,大概烧了10个亿左右”,在上周五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对现金情况毫不讳言。这也是他们面对包括《零售老板内参》APP在内的媒体,首次公开回应烧钱补贴详细问题。
如果不是资本市场的持续推动,人们可能很难相信,眼前这个“新人”已经跟咖啡“独角兽”划上等号。
上周三,瑞幸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10亿美元,位列咖啡“独角兽”行列。考虑到融资保密性和确定性,瑞幸此次找了不少“熟面孔”,包括大钲资本、愉悦资本以及君联资本。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也参与此轮融资。
“烧10个亿不代表你亏损10个亿,烧10亿是代表我已经花掉这些钱。”钱治亚表示,这些钱款主要被用于配套供应链搭建、信息系统建设、门店拓展以及固定资产投入等多个方面。她同时强调,这种全面投入并不代表全面的亏损,而是一笔值得且必要的投资。
“烧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换来用户。”她说。
“两头轻”的瑞幸咖啡
一切为了抢用户。瑞幸早期更像是一个打法简单粗暴、但又自成体系的搅局者。其大致线路为:签约汤唯、张震等明星建立品牌调性,线下密度投放广告到地铁、写字楼以及住宅区,线上通过LBS营销、持续买赠以及社交裂变等形式,进行全面市场测试、拉新及促活。
而在强补贴的刺激下,瑞幸得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二级跨越,这是典型互联网营销思维的又一次实战。与此同时,瑞幸CMO、背后操盘手杨飞及其关于裂变营销的理论,也被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
杨飞认为,全数据化运营和管理的方式,能明显降低管理、获客等成本,而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可以实现场景流量超越传统门店的线下空间流量,从而全面节约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5月8日,瑞幸结束了长达半年之久的试营业,钱治亚携已装修完毕的525家门店宣布正式开张。也是在那个时候,她首次提出“无限场景”理念,认为在新零售时代的当下,应该借助移动互联网手段改造咖啡业,用“咖啡找人”取代“人找咖啡”,无限满足用户即时咖啡需要。
而在A轮融资沟通会上,钱治亚则对这一理念进行重申,“无限场景是涵盖第三空间这样的需求的,但是还远远大于这样的需求。”针对不同场景,设计包括旗舰店、悠享店、快取店以及外卖厨房店等四种店型,并通过外卖配送支撑起到店、到家(公司)全面消费场景覆盖的可能。
在咖啡基本需求和场景体验需要的天平上,瑞幸显然倾向了前者。“我们会选一些性价比更高的,看起来比如地下一层,或者二层,稍微偏一点的地方。”钱治亚表示,瑞幸门店选址标准是以覆盖人群消费密集地段为核心,但同时会优先选择一些高性价比商铺以降低整体租金成本。
这是一个相当讨巧的做法,低成本给了他们更大的试错空间,而如果市场反应超过预期,则可以将原来店型进行相应调整和升级。“我们相对来讲(模式)比较轻,对门店依赖没有那么重。”钱治亚说。
外卖业务情况亦类似。熟稔互联网营销打法的瑞幸,自然离不开外卖市场的助力。《零售老板内参》APP此前在一家快取店从常驻该店的配送员了解到,该店外卖与自提订单比例约为1:1。对于外卖业务情况,钱治亚此次则回应称自提比例大于外卖。她同时提到,瑞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外卖咖啡品牌,外卖服务于无限场景而存在。
关于咖啡消费的场景有两个极端选择,一是无体验场景的纯外卖模式,一是强体验的场景依赖型业态。瑞幸则取其中间定位,门店端拿出从轻到重的四种店型解决方案,小心验证;在逐步扩店的过程中,外卖比例也会逐步下降,自提以及堂食取代上位。
瑞幸咖啡会失败吗?
关于瑞幸的未来,钱治亚有着美好愿景,她认为瑞幸有会超过星巴克门店数。后者目前在国内约有3000家门店,并且计划到2022年将这一数字翻番。
如果按照目前这个推进速度来看,他们似乎很有机会达成这一目标。但比起这个,《零售老板内参》更愿意在此探讨的是,瑞幸会在这之前失败吗?以及失败的原因会是什么?
今年5月中旬出现的“致星巴克的一封公开信”,让瑞幸一度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支持者认为这个年轻的咖啡品牌做法有理有据,反对者则批评此举“无非是恶意蹭热点”。而随后,星巴克则轻描淡写地回应称无意参与炒作。
但比起诉讼案,人们眼下似乎更感兴趣的话题是,瑞幸模式是否真的走的通?
笔者此前曾此问题征询过不少业内人士的看法,包括咖啡爱好者、咖啡投资人士、同行以及瑞幸用户等,普遍的质疑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是咖啡口味稳定性及品质;口味掺杂着个人对咖啡消费的偏好。初尝咖啡者,往往对于酸味、香气以及苦感等咖啡口感缺乏直观认识,随着消费频次及多层次咖啡品质比较之后,往往具备基本的口味辨别能力,以及形成属于自己的口味偏好。对于押注中国咖啡增量市场的瑞幸来说,必然会有一个口味陪伴和养成的过程。
目前,瑞幸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需要专业人才梯队、产品研发以及配套供应链的充足供给,来稳定咖啡品质。而这种能力建设,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瑞幸的生死。
二是补贴是否能建立品牌护城河;烧钱补贴能否成功培育出一个品牌,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补贴有利于教育市场,以及在一定时期内巩固和建立市场地位。但从长远角度来说,用户对于补贴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淡化对于品牌主张的认知,不利于忠实用户的培养。
三是社交裂变不确定性;瑞幸新近对裂变玩法进行了升级,新增下单成功后分享裂变红包的功能。微信生态功能和玩法迭代很快,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类似新功能推出。但社交流量本身服务于社交需求,转化率稳定性有待打磨,对于门店营收贡献仍有不确定性。
以上是对瑞幸咖啡估值10亿美元,却烧10亿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的相关新闻,当然,对于一个高速成长的咖啡市场来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看到,这种创新与改变背后所代表的新零售思维和互联网打法,以后会有更多机会渗透到身边任何一个潜在的咖啡消费场景。
时值隆冬,正在冬草莓香甜、成熟的季节。作为咖啡圈内的高质量玩家,瑞幸咖啡一直以来都精准把控潮流风向频繁打造爆款,为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多元的草莓吃法,瑞幸咖啡于日前上新三款草莓风味饮品,以沁甜如蜜的新鲜果饮为寒冷漫长的冬日增添了更多色彩与滋味。详细>>
随着消费的升级和消费者年龄阶段的日趋年轻化,新的消费格局正在不断重塑,Z世代消费者成为国内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为此瑞幸咖啡深入洞察Z世代消费观,不断创新研发,为消费者打造了四季特色风味的饮品,为他们带来了更具个性化、趣味性的饮品新选择。详细>>
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新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品行业的内卷也日渐加剧。作为新零售咖啡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瑞幸咖啡从用户与市场新需求出发,创新推出全新南瓜系列饮品,其独特的口感和出彩的颜值,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仪式感、美味度和趣味性的追求,在饮品市场中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详细>>
作为知名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力求凭借与时俱进的创新力与不断革新的产品力,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现如今基于对消费者和市场全新的思考,瑞幸咖啡创新推出了全新丝绒拿铁系列,为消费者创新演绎了更为丝滑的创新口感体验,成功在饮品市场掀起了一股潮流新风向。详细>>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案收到美国证监会天价罚单。北京时间12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11.8亿人民币)和解对详细>>
好妞妞招商网专业的食品、饮料类招商网站,以互联网媒体为载体,快速不间断传播客户信息,拓展企业宣传渠道,有效降低企业招商成本,高效提速招商效果,投入小,回报大。详细>>
当前全球环境,是价值共同体间竞合,企业不仅追求商业价值,更要承担社会价值。11月1日至10日,中华老字号珠江桥牌在抖音平台开启挑战赛活动及社媒话题互动详细>>
长期以来,新品营销都在品牌战略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当前环境中最具增长性的营销密码。如何打造更具爆款潜力的新品,并提升产品上新的确定性,成为所有品牌亟待解决的难题。详细>>
自各地放开后,继囤菜囤粮食后,又掀起了一股囤药的热潮,家里的一个亲戚说是囤了两千多的药,很多都已经卖断货了,在此也要提醒大家,饭可以乱吃,话可以乱说,但是药坚决不能乱吃,已经有多起重复吃药吃到肝损伤的例子了。详细>>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将于2023年5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览面积将达到180,000平方米,预计吸引全球4,500家展商和超过150,000位专业人士参与。详细>>
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新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品行业的内卷也日渐加剧。作为新零售咖啡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瑞幸咖啡从用户与市场新需求出发,创新推出全新南瓜系列饮品,其独特的口感和出彩的颜值,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仪式感、美味度和趣味性的追求,在饮品市场中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