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锐减,同比下降9.2%!而这竟然是过去22个月以来,奶粉进口数量单月增幅首次下降。此数字是否意味进口奶粉不再吃香?在业界看来下定论还言之尚早,但随着奶粉新政不断“施压”,各大品牌谨慎行事。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1月我国总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5091吨,同比下降9.2%,价值21568.76万美元,同比下降8.6%。其中进口主要来源国几乎都遭遇了下降,尤其是荷兰、德国、新西兰下降明显。
进口婴幼儿奶粉“神转折”?
而去年情况则大相径庭,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继续大幅增长,全年进口量达到22.13万吨,同比增长25.8%,价值3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8%,进口总量的74%来自荷兰、爱尔兰、法国、德国,其他是新西兰、澳大利亚。
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何突然在新的一年出现“神转折”?难道说不好卖不好卖了?
事实并非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切还与正在实施的奶粉新政有关。原来,按照去年下旬出炉的政策要求,到今年年底,在华销售的无论中外乳企,都必须完成奶粉配方注册申请,每家乳企原则上只能拥有最多9个配方产品。而据了解,目前提出申请者寥寥,在今年这一特殊“过渡期”内,乳企、经销商或会格外小心,分批少量进货,以免万一申请没办下来,奶粉没法卖了砸在手上。“虽然知名品牌乳企都在积极筹集材料备战注册申请,希望能一次性通过,但也还是有部分乳企观望情绪浓厚,担心万一配方注册没过关会拖累奶粉销售,所以在‘过渡期’内边等注册申请结果,边减少进口数量以规避高库存风险。”有业内人士如此分析称。
不仅仅是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额备受关注,在不少乳业专家看来,适当减少进口大包粉,可以有效解决国内卖奶难的问题。
消费者日益趋成熟理性
“实际上消费者日益趋于成熟理性,开始转投本土生鲜乳为原料的巴氏奶怀抱,超市里面写着‘复原乳’三个大字的所谓进口奶越来越难销,而复原乳的原料往往是大包粉。有消费者明确反馈,与其喝跋山涉水而来、日期早已不新鲜的进口奶,不如喝新鲜出炉的本地奶。”有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也是为何本地巴氏奶年年涨价仍有“底气”的一大缘由,因为受到了市场充分肯定,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捧复原乳的进口奶,尽管后者在超市、电商平台折扣不断。
近日,深圳读者汪先生在网上海淘了一些进口婴幼儿奶粉,标签上的信息比较多,有些地方看不太懂。并就此困扰向深圳海关提问,婴幼儿奶粉食品标签上都有什么要求和关键信息?详细>>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奶粉作为宝宝们的主食之一,随着奶粉品牌越来越多,跨境电商、海淘代购等新兴进口商详细>>
从今天起,妈妈们到母婴店或超市给宝宝购买进口奶粉时,会消费得更明白。因为7月1日开始,进口婴幼儿奶粉包装上必须得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而且要符合新规,否则将一律退货或销毁。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就如何完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提出了建议。详细>>
好妞妞招商网专业的食品、饮料类招商网站,以互联网媒体为载体,快速不间断传播客户信息,拓展企业宣传渠道,有效降低企业招商成本,高效提速招商效果,投入小,回报大。详细>>
当前全球环境,是价值共同体间竞合,企业不仅追求商业价值,更要承担社会价值。11月1日至10日,中华老字号珠江桥牌在抖音平台开启挑战赛活动及社媒话题互动详细>>
长期以来,新品营销都在品牌战略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当前环境中最具增长性的营销密码。如何打造更具爆款潜力的新品,并提升产品上新的确定性,成为所有品牌亟待解决的难题。详细>>
自各地放开后,继囤菜囤粮食后,又掀起了一股囤药的热潮,家里的一个亲戚说是囤了两千多的药,很多都已经卖断货了,在此也要提醒大家,饭可以乱吃,话可以乱说,但是药坚决不能乱吃,已经有多起重复吃药吃到肝损伤的例子了。详细>>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将于2023年5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览面积将达到180,000平方米,预计吸引全球4,500家展商和超过150,000位专业人士参与。详细>>
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新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品行业的内卷也日渐加剧。作为新零售咖啡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瑞幸咖啡从用户与市场新需求出发,创新推出全新南瓜系列饮品,其独特的口感和出彩的颜值,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仪式感、美味度和趣味性的追求,在饮品市场中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