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机构显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在2010年到2014年的5年时间里,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达到32.2%。预计到2019年行业达到692.24亿人民币。
此外,中国保健食品的市场规模也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并且前景广阔。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
据了解,因看好功能饮料、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前景,近期有多家药企宣布涉足功能饮料、保健食品行业,其中不乏广药集团、同仁堂、江中集团、太极集团、修正药业、太极集团、广西金嗓子等知名药企。但从目前来看,药企进军饮料食品市场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大部分都是赔本赚吆喝。
药品利润逐年递减
近年来,制药企业纷纷跨界涉足饮料食品行业,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常事。早年间也是只是广药、天士力等药企,最近越来越多的药企加入其中。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据业内人士分析,药企转型饮料食品行业的背后,其实更多是出于对利润的考虑。由于对药品质量监管更加严格,加之药品招标、医保控费、新药研发难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压缩了药品的利润空间,转型饮料食品行业也是出于产业布局的考虑,实现多元化发展。
由于最近几年来世界性的环境质素的下降和人群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日渐增多,而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个人健康问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逐渐开始选择健康的食品、饮品,这种需求使得功能饮料和保健食品大行其道,倍受人们的青睐。
据数据显示,功能饮料市场在2010年到2014年的5年时间里,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达到32.2%,预计到2019年行业达到692.24亿人民币。同时,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影响,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促进了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据了解,2015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此外,药企进入功能饮料、保健食品行业,也是顺应对大健康产业的支持,提前进行产业链的全方位布局。大健康产业被视为全球的第五波财富集中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并且,对药企而言,进入饮料食品等快消品行业,门槛相对较低,利润空间加大,因此“大健康”成为医药企业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突破自身瓶颈所作出的战略选择。
大部分都是赔本赚吆喝
虽然近期有多家药企涉足饮料食品行业,但成功案例并不多,除了广药的王老吉、江中集团的蓝枸、猴头菇饼干等稍有名气外,大部分的药企都是赔本赚吆喝。并且,要是以全国性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来衡量的话,差不多都算是失败。
药企跨界转型食品饮料行业并没有那么容易。以去年被闹得沸沸扬扬的“江中集团猴头菇饼干被起诉事件”为例,该事件因为江中集团涉嫌虚假广告,夸大猴头菇饼干的保健功能,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场关于药企跨界生产食品、保健品的讨论。部分群众认为该产品既不是保健品也不是药品,属于误导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并且从江中制药的2014年年报的赢利情况可以看出,江中制药跨界生产食品并没有成功。
而像这样的例子,只不过是制药企业跨界转型失败的一个缩影。近期,由于旗下生产山药饮料的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亏损,太龙药业宣布,将子公司的的33%股权,作价228.8万卖掉。交易完成后,太龙药业将由控股地位的51%降至参股的18%。
相对于药企动辄千万、上亿的宣传投入,但产品却在市场上难见踪迹,付出实在与回报难以等值。据药店销售人员透露,药企生产的保健功能性的饮料在药店推售,比如康美药业的菊皇茶、中新药业的功能性植物饮料等等,一季度也卖不出多少,现在部分药店都表示不再进货。如此费时费钱却不讨好的局面,着实让人感慨唏嘘。
药企转型食品行业有天然优势
药企进军饮料食品行业有着其天然优势,药业与食品行业存在许多相通之处。据业内人士分析,药企和食品行业都归国药监局管理;并且,食品、药品安全都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保障。此外,对药企来说,利用配方、原料的优势,以及科技研发能力,可开发新的食品种类,并且用制药的高标准、高要求、高管理来生产食品,可以更好保障食品安全。
但即使药企进入饮料食品行业障碍小,但毕竟隔行如隔山。在药企跨界转型期间,在品牌战略的定位、运营管理和渠道营销能力上,会略有短板,竞争力不足。
据业内人士分析,传统药企转型进入食品行业,还是铺设于原来的销售渠道,缺乏市场战略意识和战略布局能力,产品的观念并未发生改变。饮料、食品不同于药品,商超、KA(重要客户)等才是饮料市场更重要的渠道,但往往药企销售只局限于药店、特通。加之饮料、食品市场竞争高度激烈,需要企业对市场经济灵活的应对能力,但这也正是药企缺乏的素质。
销售渠道短板,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进行市场推广,这无疑是困扰药企转型饮料食品行业的难点。此外除了人才、机制面临的瓶颈外,在人士看来,商场、超市根本不是制药企业所擅长的渠道,对于入驻商超的细则、规定也不甚了解。算勉强入驻了,但一切还是凭销量说话,如果销量不佳、费用超标,商超也不再进货,也陷入销量影响口碑的死循环,药企的跨界美梦也只能睡醒了。
但这些并不影响制药企业前赴后继进入饮料食品行业的趋势,毕竟还是有广药王老吉珠玉在前的例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营养成为了主流的消费观念,“大健康”产品符合现今的市场需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这也是药企转型饮料食品行业的必然选择。
01、一年卖12亿包的劲仔小鱼成功上市!详细>>
IPO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主旋律。但是A股IPO上市一直都不容易,每家成功企业都有无尽的心酸和血泪。纵然上市之路坎坷,但依旧吸引了无数企业前仆后继,食品行业也是如此!详细>>
近期,在大盘震荡走势的情况下,食品饮料板块继续维持其强劲走势。随着各公司半年报逐渐披露,食品饮料行业业绩在疫情影响下表现如何?未来食品饮料行业是否仍有上升空间?详细>>
关注白酒和屠宰肉制品板块超高端白酒业绩确定性强,次高端和中高端白酒业绩拐点将至超高端白酒由于存在金融属性,以及高端收入阶层的消费粘性和需求刚性详细>>
2020年,没有搞过跨界联名的品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活在Z时代。 详细>>
好妞妞招商网专业的食品、饮料类招商网站,以互联网媒体为载体,快速不间断传播客户信息,拓展企业宣传渠道,有效降低企业招商成本,高效提速招商效果,投入小,回报大。详细>>
当前全球环境,是价值共同体间竞合,企业不仅追求商业价值,更要承担社会价值。11月1日至10日,中华老字号珠江桥牌在抖音平台开启挑战赛活动及社媒话题互动详细>>
长期以来,新品营销都在品牌战略规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当前环境中最具增长性的营销密码。如何打造更具爆款潜力的新品,并提升产品上新的确定性,成为所有品牌亟待解决的难题。详细>>
自各地放开后,继囤菜囤粮食后,又掀起了一股囤药的热潮,家里的一个亲戚说是囤了两千多的药,很多都已经卖断货了,在此也要提醒大家,饭可以乱吃,话可以乱说,但是药坚决不能乱吃,已经有多起重复吃药吃到肝损伤的例子了。详细>>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将于2023年5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览面积将达到180,000平方米,预计吸引全球4,500家展商和超过150,000位专业人士参与。详细>>
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新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品行业的内卷也日渐加剧。作为新零售咖啡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瑞幸咖啡从用户与市场新需求出发,创新推出全新南瓜系列饮品,其独特的口感和出彩的颜值,全方位满足了消费者对仪式感、美味度和趣味性的追求,在饮品市场中掀起一股巨大的浪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