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搭建起一条让世界共享健康的‘白色丝绸之路’”。 11月17日,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受邀出席2017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并在主旨发言中分享了伊利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近年来,伊利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董事长潘刚“用全球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这一理念引领下,伊利在行业内率先启动了全球化战略,并探索出了“双整合,双输出”的“伊利路径”。
张剑秋介绍,所谓“双整合”,是伊利整合全球优质的物质资源和智慧资源。张剑秋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上的优质资源在加速流动,面对全球乳业一体化加速的大趋势,伊利打造了“全球织网”战略,在大洋洲、欧洲、美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搭建了全球的资源体系、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据了解,伊利的全球供应商遍布3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利乐、康美、杜邦等在内的700多家企业,涉及原辅材料、无菌包装、智能设备等多个行业。
伊利的全球化不仅整合优质物质资源,还整合技术、人才等智慧资源,建立了“全球智慧链”。在欧洲,伊利联手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建立了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美洲,伊利联合美国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了“中美食品智慧谷”,推动中美两国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等领域迈出重要合作步伐。“我们要让跨越全球的智慧充分整合与共享”,张剑秋表示。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张剑秋看来,中国的对外开放迈入新时代,为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其中,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输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
伊利的“双输出”,首先是输出了精准洞察消费升级、持续创新产品的中国方案。张剑秋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增长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计划的推进,中国消费市场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且消费升级呈现“多极化”和“细分化”态势。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和持续的消费升级需求,伊利通过大数据精准洞察消费需求,坚守品质,持续创新,不断赢得市场认可。2016年伊利的产品覆盖了11亿人次消费者。常温酸奶安慕希、褐色炭烧酸奶、燕麦加黄桃的口味组合等,都是伊利精准洞察消费者细分化、多样化需求打造的经典案例。“没有哪个国家能有中国这样大的消费群体样本,占世界20%人口的国家所形成的市场经验,对全球乳企进入中国市场及开拓新兴市场都有借鉴意义”,张剑秋表示。
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标准也在逐渐得到国际认可。伊利视品质为信条,在业内率先设置了“质量标准三条线”:一是国标线;在国标基础上严格50%,制定了企标线;在企业标准线基础上再提升20%,制定了内控线。伊利还与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和英国天祥合作,将质量管理工作升级为“质量领先战略”,标准甚至高于欧洲、大洋洲一些国家。张剑秋透露,在新西兰,伊利投资30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在管理、科研、生产、检测等各个环节均采用中国标准,被新西兰当地官员视作“100%”的本土企业。
从现在到2020年,要让全球20亿消费者享受到来自伊利的营养健康产品,这是潘刚提出的“小目标”。张剑秋表示,“一带一路”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区域概念,而是全球化的一个新载体,为伊利实现“小目标”提供了重要机遇。他表示,伊利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搭建起一条让世界共享健康的“白色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