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争夺战”还未平息多久,伊利股份被阳光保险举牌一事又引发了市场对于险资“野蛮人”的关注。
9月18日,乳业巨头伊利股份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阳光产险通过交易系统增持近567万股,占总股本的0.09%.至此,阳光保险合计持有伊利股份总股本的5%,触发举牌。
事件一发,当事双方表现不一,一边是伊利股份如“惊弓之鸟”式的停牌“自救”,一边是阳光保险连发两次声明的“示好”.业内人士、投资者、各方专家甚至监管部门都参与其中,讨论的中心,无疑是被视为“野蛮人”的险资最后是否会入主伊利股份。
阳光保险此次举牌的目的何在?虽然阳光保险方面多次声明无意控权,但舆论场多充满质疑及批评之声。热闹之时,举牌方阳光保险今后的投资动向无疑更为引发市场关注,保持或前进,投资或控权?对此,阳光保险有关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称,公司无意成为伊利的控股股东。而对其它问题不愿详谈。
阳光保险成舆论攻击对象
此次举牌,局势如何还尚不明朗,但较为明显的是阳光保险俨然已成为这场资本战中的舆论“背锅方”.自伊利股份披露相关说明之后,各界对于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一事均表示了质疑。担心的观点主要集中在阳光保险是否会增持伊利,从而达到控权的目的。
面对担心,阳光保险方面表示,“我们就是觉得伊利股份未来行情挺好的,你看我们投的这些双汇、涪陵榨菜、承德露露,除了吃的就是喝的。咸菜吃多了,喝口奶嘛。”但显然这样的回复依然无法平复管理层的焦虑,伊利股份目前已紧急停牌。
为何会出现阳光保险举牌被普遍质疑的状况?原因主要有几个。首先是险资“野蛮人”身份的固有印象,此前安邦系、宝能系及恒大系险资的出手,似乎已给资本市场带去了一丝阴霾,特别是“宝万之争”,前海人寿在其中可谓“神助攻”,万科管理层元气大伤,舆论担心乳业巨头伊利股份会重蹈万科的覆辙。
其次,舆论普遍担忧阳光保险将伊利股份作为资本运作的跳板,通过套现或并入负债资产等方式,掏空公司资产,从而对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此外,伊利股份股权分散的状况也是舆论担忧的原因之一。此次阳光保险举牌后,成为仅次于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后排名第三的股东,距第一大股东持股8.76%的比例十分接近。
险企一再重申是正常投资行为
近日,记者就公司方面如何看待相关负面观点一事联系了阳光保险,阳光保险方面一再对《投资者报》记者强调此次举牌属于正常投资行为,阳光保险方面也无意成为伊利股份的控股股东。
确实,面对资本市场的猜测,阳光保险多次向市场表示了善意。在声明中,阳光保险方面做出了两个承诺,一是“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二是“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
阳光保险投资伊利股份的背后,或许也是“资产荒”的一种体现。近年来,保险公司得益于政策红利,保费收入源源不断进入,而在宏观经济普遍不景气下,好资产往往找不到或者发售即被哄抢。
这时投资一些优势A股就成为了保险公司缓解“资产荒”的选择,特别是在A股萎靡不振之际,业绩亮眼的伊利股份股价被低估,作为投资方,“白马股”不可错过。实际上,阳光保险对伊利股份的投资获得了利润,如以目前股价计算,阳光保险在伊利股份投资上大约盈利1.4亿元。
实际上,从制度层面来说,阳光保险此次举牌行为确实在合规范围内。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任春生表示,此次5%的举牌行为,从目前看是在公开市场上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
此前曾举牌6家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阳光保险成立于2005年,目前旗下拥有阳光人寿、阳光财险、阳光资管、阳光信保等多家专业公司。与宝能系、安邦系、恒大系险资增长主要靠万能险、理财型产品不同,阳光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险种,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阳光保险保护投资款新增交费及投连险交费占规模保费收入的比例仅为35%.而同期安邦人寿、前海人寿这一比例高达74%、77%.
这使得阳光保险有着源源不断并且稳定的资金进入,这也是市场担忧阳光保险继续增持伊利股份的原因之一。保费的增加给了阳光保险在二级市场上频频定增的底气,在举牌伊利保险之前,阳光保险还举牌了6家公司,分别是凤竹纺织,持股5%;中青旅,持股7.46%;京投发展,持股5.35%;胜利股份,持股5.56%;承德露露,持股8.43%;福寿园,持股7.22%.
伊利工作间
可以看出,与其他险资热衷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有所不同,阳光保险更愿意投资快消品行业。从财报数据来看,阳光保险举牌的6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凤竹纺织、中青旅、京投发展等更是同比有80%以上的增长。
投资也给阳光保险带来了较好的利润,据相关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阳光人寿、阳光财险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倍、1倍。